开分9.4分!老戏骨入场短剧,“短剧不需要演技”已经成过去式! -
3月28日,刘晓庆的首部短剧《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在抖音小程序和河马剧场APP同步开播,全剧57集,河马剧场APP内可免费观看。
首播数据如何?亮点又有哪些?
本期DataEye短剧观察将对话演员刘晓庆,聊聊短剧初体验!
一、《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首播数据观察
(一)播出数据如何?
在点众旗下的河马剧场APP内,《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上线1小时后,显示有2.5万人在追,评分达9.4分。
来源:河马剧场APP
截至发稿前,该短剧24小时内有35.6万人在追,1.2万人点赞。在河马剧场APP的新剧榜中,排行第8,热度近60万。
来源:河马剧场APP
(二)话题量
"短剧是最时尚的,我接下来要拍十部短剧!"
这是演员刘晓庆在综艺节目时的一句闲聊,没想到春节过后刘晓庆便官宣进军短剧圈。
来源:微博话题
《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未播先火,"刘晓庆出演短剧"相关话题播前的微博话题量就超2亿。微博话题#刘晓庆短剧中演婆婆被儿媳台词震惊#在开播前1天登上微博热搜榜TOP15,阅读量达2830.9万。
来源:微博话题
开播2小时后,抖音话题#刘晓庆短剧开播,成为上升热点,播放量超1500W。另外,抖音话题#短剧萌宝助攻五十婚宠,话题播放量近4100W,抖音话题#被刘晓庆短剧硬控,超3500W次播放。
来源:抖音
截至发稿前,该短剧抖音相关话题总计超1亿,微博相关话题总计超2亿。
(三)剧情亮点与价值观传递
从故事架构来看,这部短剧是经典的银发霸总甜宠题材,"隐藏霸总马甲x先婚后爱x萌宝助攻"的混合配方。从价值内核来看,《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并非单纯的逆袭反转,痛打恶人,更多的是展现中国传统中老年女性的"二次成长"。
1、价值观传递:勇敢追求爱
"我一直认为,只要勇敢追求,爱情依然会发生。我也希望能感染到每一个看到这个故事的人。"在聊到"如何看待银发题材短剧"时,演员刘晓庆如此回答。
女主江月琴是典型的好母亲、好婆婆,为了儿孙而放弃工作,赚的每一分钱都用来补贴儿子儿媳,为了儿子对于儿媳打压也只能忍气吞声,为了小家放弃自己的事业。
在与霸总的相处中,女主江月琴逐渐找回自己的事业和自我,在萌宝们的助攻下接受了总裁周振华的求婚,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和新生活。
2、人物成长弧:女性觉醒与大女主人生
戏外,演员刘晓庆的人生经历被许多年轻观众调侃"庆姐的大女主人生,短剧都不敢这样写"。
演员刘晓庆本人的传奇人生经历,也丰富了戏内人物角色江月琴的精神内核,让江月琴的"坚韧勇敢"形象更加立体。
在《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的江月琴的故事线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坚毅勇敢的中年女性的自我觉醒。
在职业道路上,江月琴不是需要通过霸总来"狐假虎威"的娇妻秘书,自己就是拥有一技之长的针灸大师。
在第50集,前期忍辱负重的女主,面对恶毒女配"儿媳"一次次的刁难奚落,终于大胆反击,并提出质疑"只有嫁人,生儿子,对儿媳顺从才不算是毁掉女人的价值吗?"
男主周振华虽是霸总,看重的却不是女主的贤惠。第一次相遇,周振华就看到了江月琴的善良,能够欣赏女主的能力,在求婚时,说的不是老套甜宠的"我护你余生",而是"你很优秀,嫁给我,不算高攀。"
二、老戏骨下场演短剧
随着短剧制作精品化、规范化,越来越多的"老戏骨"选择加入短剧行列。
作为"六次获得影后"的行业标杆,刘晓庆积极拥抱"新事物",更是直言,"如果剧本好的话,会继续出演短剧。"
在金影科技近期发布的首批超级短剧片单中提到,刘晓庆的第二部短剧项目已经在筹备中。
(一)提高内容质感
"短剧不需要演技"已经成为过去式。
"短剧是快餐式拍摄,5天拍完57集,完全同期录音,根本不可能给你去补录声音的时间。"
刘晓庆在接受DataEye短剧观察采访时表示,在表演方面,非常有把握,但短剧最大的困难是台词量特别多,每一位演员都会在开机前背好台词,每一天拍摄的量非常多,行程十分紧凑。
内容精品化趋势下,短剧的高强度工作节奏对于演员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不少短剧演员在DataEye剧查查之夜上都曾表示,内容越来越精品,行业越来越卷,演员必须有更好的演技才能接住好的剧本。
老牌影视演员入局短剧,一方面是其过硬的演技能够提高内容的质感,另一方面其专业的职业态度和精神也能够带动其他短剧演员,树立行业标杆,让短剧从单纯的 "流量变现工具" 向 "内容生态枢纽" 转型。
(二)长短剧观众的融合
从该剧的评论区来看,大多数高赞评论都来自刘晓庆的"路好",不少网友称"刘晓庆演的,无论如何都看看"。长剧演员本身的话题热度和号召力都能够为短剧带来用户的破圈,让更多的长剧观众关注短剧。
例如,同样受"明星光环"辐射的《夫妻的春节》,由倪虹洁主演,全网累计播放量近6亿,其中就有不少长剧观众受影视剧演员的表现而被吸引。而对于平台方和制作方而言,明星的加盟还能减少一部分的投流和宣传的费用。
同时,长剧演员通过在短剧中的表现,也能够吸引更多新的观众群体,触达传统长剧难以覆盖的用户群体,实现个人IP的增值。例如由长剧转战短剧的演员李若彤凭借短剧《午后玫瑰》成功转型,拓展赛道。
这种融合效应,既扩大了短剧的受众辐射范围,也为传统影视资源与新兴传播平台的协同发展提供了范本。
三、银发短剧题材的细分趋势
从近4个月在投的银发题材短剧数量来看,12月的新剧数量最多,达76部,新剧占当月在投银发短剧数的48%。而2025年1月和2月在投的银发短剧数最多,每月均有178部在投,但新剧占比较少,2月的银发题材新剧仅占6%。
在大部分观众和创作者眼中,对于银发题材短剧依旧停留在"27岁霸总爱上57岁绝经的我"的刻板印象。
事实上,从持续热播的《退休返聘之一鸣惊人》《隔辈亲之千亿萌孙来报恩》等短剧来看,银发短剧的题材丰富度不输其他短剧。
(一)银发+家庭:"被爱与被看见"的心理需求
根据DataEye-ADX数据显示,银发题材与家庭题材的结合,是目前银发短剧中占比最高的题材组合,近4个月以来,在投的银发短剧中,"银发+家庭"组合相关的短剧占98部,与萌孙元素进行融合的短剧有近50部。
银发短剧的爽点在于"被爱和被看见"的情感需求满足。"霸气护奶萌孙"和"英雄救美老霸总"的对面总有一位羞辱背叛主角的亲戚或是白眼狼儿子儿媳来突出主角在家中的"不被尊重",再经过"霸总的救赎"实现主角的逆袭,迎来全剧最大的爽点。
在"中老年闪婚"爆火之前,银发题材短剧主打亲情和苦情的家庭题材短剧,而由萌宝题材衍生出的"萌孙"元素,虽然是"隔代亲"的打法,但也只是用"爷孙情"替代了"父子/母子"等代际关系,故事的亲情脉络依旧是中老年主角对子孙默默付出,在遭受"白眼狼"配角虐待后遇到"救赎"自己付出的亲儿子/霸总/萌孙等,最后获得回报的圆满结局。
即便是闪婚甜宠的银发霸总剧其最底层的心理逻辑依旧是"确认被爱和被看见"。例如《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在中,本来只是为了救孙子而闪婚的男主周振华在与女主江月琴的点滴相处中,感受到了女主的人格魅力,逐渐爱上女主。
(二)银发+大女主:从被凝视到自我觉醒
忍辱负重的单亲母亲被村民抢占土地,被邻里嘲笑,直到儿子成为高考状元,穷苦的母亲终于挺直腰杆子……
家境贫寒的但容貌姣好的女主被恶毒女配奚落,被校园霸凌,直到遇到京圈太子爷,被英雄救美,成为总裁夫人后逆袭打脸所有瞧不起她的配角……
这样的情节,你一定不少见。在过去的竖屏短剧中,女性在短剧叙事中往往处于依附和被凝视的地位,即便是逆袭也是借着霸总的宠爱和权力才能在被欺凌中"解气打脸"。
但在《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的江月琴的故事线上,女主并不是只能依附霸总,她热衷于治病救人,也会自我觉醒和反抗,是既能勇敢追爱也能自我成长的女性逆袭故事。
随着"独立女性"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短剧开始打破"母亲""妻子"等刻板的中年女性形象,一方面可以展示女性力量,传递中老年女性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强烈信号;另一方面也能推动公众对中老年女性社会角色的重新审视。
未来,"银发+大女主"的题材组合或许将成为 "银发经济" 与 "她经济" 的双重增长极。
(三)银发+神医:以短剧形式弘扬国粹
中医作为延续至今的传统医学体系,在西方医学理论尚未普及前,许多中医理论都与道家哲学(如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密切相关,在中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文化认同。
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故事还常常被改编为带有神秘色彩的民间传奇,与"神医"题材有某种奇妙的契合。
据DataEye-ADX行业版后台数据,截至2025年2月,在投的神医题材短剧仅有469部,但近期神医题材相关短剧多次登上DataEye短剧热力榜。如《神医小太后:一手银针定江山》上线以来,连续5天登榜;另一部《神医的救赎》2月27日上线,累计热力值近2000W。
刘晓庆在接受DataEye短剧观察采访中也表示"选择这个剧本的原因是,一方面之前我没有演过类似的角色,我非常感兴趣;另一方面是我演的这个人物是一位针灸大师,中华传统文化中"针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短剧中,将中医国粹等文化元素融入到角色设定中,与"神医"题材进行融合,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短剧创作思路,也能让银发短剧成为新的文化载体。
(四)银发+逆袭:中老年人在短剧中"再就业"
"60-70岁的活力老人群体日益壮大,很多人精力充沛、经验丰富,依旧可以在社会上发挥余热!"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一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上政协委员金李发表了上述观点。
在过去的短剧中,中老年主角的角色职业主要集中在保安、保姆、保洁、快递员、司机等,以此来与"霸总"形成身份反差,突出角色的弱势。
一方面可能与短剧用户主要集中在"下沉市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前中老年群体的就业环境有关,大多数退休的银发族选择了"保姆、保洁、保安"等低技术的岗位再就业。
而从《退休返聘之一鸣惊人》中被返聘的技术工人到近期热播的《醒悟之路》中的医学教授,再到如今《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中的针灸神医,短剧中,中老年角色的职业形象正从"保安、保洁、保姆"老三样,向工程师、学者、非遗传承人等专业领域延伸。说明银发族用户对"逆袭爽感"的需求升级,从单纯的贫富反差转向对个人身份认同。
此外,短剧角色职业的高阶化,既可以打破"吉祥三宝"的刻板印象,扭转中老年群体的社会形象,也暗合着"延迟退休"政策背景下,社会对老年人力资源的再发现与再估值。
未来,银发短剧的叙事或将不再局限于家长里短,也可以是银发族二次创业故事、又或是老年网红等细分领域的角色。
当平台、制作方、剧本、演员等各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在银发短剧赛道,更优、更精的作品并不是空想。